别让课桌椅影响孩子的未来

来源:瑞之鑫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08-5-11       阅读次数:
 高个学生弯腰“迎合”低桌子

  最近,某省会城市对中小学课桌椅进行卫生监督检查,结果显示,所监测中学的课桌椅合格率为26%,小学的合格率为零。教学装备条件较好的省会城市尚且如此,许多县城及农村中小学课桌椅不合格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。

  即使在教育界内部,恐怕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我国有学校课桌椅卫生国家标准。事实上,早在1988年,卫生部就发布了《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》;2003年,国家质检总局又颁布《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》,根据不同身高确定了10类桌椅的高度标准,各型号配备给不同身高的使用者。按照规定,中小学校可任选课桌椅的样式,但桌高、桌下空区高和椅面高等主要尺寸必须符合国家标准。

  但据笔者所知,现在真正按标准配备课桌椅的学校很少,普遍存在如下不足:一是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不相配,大部分中小学各年级都使用同一型号的课桌椅,而且都是最大型号,能按初小、高小,初中、高中分配不同型号课桌椅的学校很少,而做到按年级、按学生身高分配课桌椅的学校,更是寥寥无几;二是桌椅舒适性差,一般课桌抽屉高约10厘米,可现在不少孩子的书包厚达15至20厘米,根本无法放入,孩子们只好把书包放在椅子靠背前,坐在椅子前半部听课,而课堂上老师只强调坐姿,并不管“高个低桌”或“低个高桌”是否舒适。

  中小学时期是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期,学生在课桌椅前停留的时间长,并且姿势相对固定。课桌椅高度搭配不符合标准,极易造成中小学生用眼距离过近,而10至14岁是近视出现、发展的高峰期。学生身高增长而桌椅高度不随之调高,导致学生上课时坐姿不良,形成歪着身体或前探身子等不良习惯,久则影响体态,形成脊柱弯曲、驼背等问题。近年来,被诊断为脊柱侧弯的学生逐渐增多,其年龄多在9至15岁。此外,学生坐不稳、坐不舒服,上课时就不容易集中注意力,导致经常调整坐姿,而一些老师可能把学生“乱动”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并加以批评,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。

  课桌椅虽小,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,并且国家也颁布了相关标准,但这个问题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呢?

  第一种原因,学校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。在不少农村中小学,十多年前的不达标课桌椅仍在“超期服役”,一些书桌破裂、凹凸不平、掉底,椅子掉板、铁钉外冒等现象并不鲜见。对这些条件不好的中小学校来说,能有课桌椅用就不错了,哪儿还能挑挑拣拣?

  第二种原因,学校有意识但财力不足。很多人都知道,大力推广升降式课桌椅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,可许多学校表示,固定高度的木质桌椅成本不超过100元,而且结实耐用,升降课桌椅每套要200多元,再加上日常维护的费用,学校财力难以承受。

  第三种原因,学校有意识也有财力,甚至已经配备了可调节高低的课桌椅,却主动“废”掉了其升降功能。这些学校往往过于追求“完美”的课堂视觉效果,为了在教学评比、检查、展示中获得较好的印象分,不允许学生随便调整桌椅高度,要调就全班一起调,使“可调节”变得形同虚设。

  最后一种原因让人气愤,而为了所谓的学校形象牺牲中小学生利益的事例并不鲜见。笔者想说的是:古人讲究因材施教,我们今天却连“因人设桌”都做不到吗?校长们不是总爱讲以人为本吗?我想,真正的以人为本,应该从为学生配备合适高度的课桌椅入手。(江苏省洪泽县实验小学 龚群)



  学生桌椅高个低个都一样 课桌一定要统一吗?


  核心提示

  “孩子越来越近视,越来越驼背!”前天,郑州市民张女士打来热线反映,她的女儿在郑州一所重点中学读初一,才13岁,个头已经长到1.7米。上周,她才发现女儿驼背的“秘密”——身高1.5米的和身高1.8米的用课桌椅都是一个高度。

  果真如此?连日来,记者走进郑州多所中小学进行调查。调查发现,在许多小学,桌椅的高度都在跟着孩子的身高长;但一些中学的情况却不容乐观,一些学校用的是固定高度的桌椅,一些学校虽然用了可调节高度的课桌椅,但桌椅却按老师要求保持着统一高度。学生们“高个低桌”、“低个高桌”的情况还真不少。

  调查一 孩子个头长桌椅跟着长

  “孩子个子长得快,老师已经给他调了好几次座位了。”5月31日,在纬五路一小门口,一位家长告诉记者。

  记者在纬五路一小采访时,几位家长都表示,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防近视、防驼背,家长做出很多努力,买护眼灯、视力架等,“但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更长,还需要学校的帮助”。纬五路一小在这方面做得不错。

  在郑州优胜路小学、沙口路小学等学校,记者看到,虽然学校的桌椅既有木制桌椅也有钢木结构的可调节桌椅,但根据年级不同,桌椅高度都有明显区别。据两所学校的负责人介绍,根据学生身高及时调座位是学校管理的一项“硬指标”。

  在郑州市八中,记者看到该校使用的是可调节高度的桌椅。一个名叫张家豪的初一学生告诉记者,他个头已经超过1.8米。“我是我们班个子最高的。”他说,教室的课桌,都是按照最科学的比例,由老师测量后摆放的。由于他个子长得快,过段时间就要调调桌子的高度。

  “现在,营养水平高,孩子个儿也高”,沙口路小学校长刘辉说,学校要求,每间教室的课桌椅配备都要从低到高,形成阶梯,以适应孩子们的身高情况。

  调查二 高个与低个桌椅都一样

  5月31日中午,记者来到文化路一个中学。在校门口,一名个子低低的女生说,她身高1.5米,是初一的学生。“我们班大个子多着呢,他们好像都有点驼背。”

  记者在初三的一间教室里,看到有几个学生正伏案奋笔疾书。其中,后排的一个男孩头部深埋,背部高高弓起。记者注意到,学生们用的都是单人单桌。“你们的桌子高度不能调吗?”记者问。学生们说,他们使用的桌椅都是固定高度,不能调节。一个高个男生说:“个高的坐着驼背,个子低的坐着也难受!”

  但孩子们都告诉记者,平时学习压力挺大,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,“桌子太低?这些细节还真没有在意”。

  在金水区某初中的初一教室,记者看到这里的桌椅是可以调节高度的,但桌椅却“强制”保持在一个高度。学生们说,老师不让调整,说调整多了容易坏;而且桌子高高低低的不美观。

  原因 身高增长快桌椅更新慢

  为什么会出现高个矮桌、矮个高桌的现象?

 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,据2002年教育部一项专项调查显示,1992年至2001年,我国城市男、女生身高平均增长6.2厘米和4.8厘米,农村男、女生身高分别增长7.5厘米和6.1厘米。2005年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,从1995年到2005年,我国3岁到18岁的儿童青少年,各年龄段身高都平均增加3厘米左右。

  有关专家指出,孩子在不断长个儿,但课桌椅升高的速度则很难跟上,于是学生“高个矮桌”现象越来越普遍。同时,学生个体身高差异平均值增大,也造成学校统一桌椅高度难。调查资料显示,2001年学生的个体身高差异平均值为37厘米,较1992年增长12厘米,所以“高个矮桌”,“矮个高桌”的现象大量存在。

  据了解,2002年教育部公布并正式实施了中小学课桌椅新标准。新标准中,课桌椅型号共有10个,最高的桌面高度为760毫米。目前,郑州各个中小学的课桌椅配备,基本上由各学校根据需要申请更新、采购。调查中,多所学校的负责人都表示,可调节高度的桌椅质量不稳定,采购固定高度的桌椅,可减少损坏率。

  医学专家孩子这样坐对健康不利

  郑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魏海燕告诉记者,因课桌椅高度不合适,而患上“小驼背”的孩子不少。课桌椅过低,学生会脊椎过度前曲甚至驼背。长时间弓着身子,还会影响肺部发育、肺的换气功能以及心肺功能,导致胸廓小、肺活量小,容易疲劳,疾病抵抗能力减弱等。桌椅高度影响眼睛与书本距离,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让眼睛过度调节而导致近视。因此,“高个矮桌、矮个高桌都不对”。

  采访时,纬五路一小负责人告诉记者,关于课桌椅的高度,国家有标准,管理部门有规定。“我们不能在传授给孩子知识的同时,留给他们驼背和近视,学校一定要对孩子身心负责!